您好,欢迎您访问广德市图书馆官网!

新书推荐

    文字的力量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馆员荐书
    来源:广德市图书馆 发布人:黄菲




    馆员荐书

    广德市图书馆

    -文字的力量-




    咔咔的话




    逐渐年迈的父母

    似乎不再理解我们说的网络用语

    也看不太懂千变万化的世界流行

    他们也许不愿意接触世界

    但却会欣然地听着我们对世界的分享

    对他们来说

    我们每一丝情绪的显露

    每一个开心的表情

    每一句话语

    都会使他们不再孤独





    EDUCATION


    图片


       本次的荐书人是图书管理员浮生女士,她推荐的作品是瑞典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作品《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她分享的内容吧。

    荐书段落一

       本书讲述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古板老头欧维,因为妻子的离世,在努力地、认真地想要追随妻子的离开。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欧维的一生,毕竟欧维本人可不会这么做。

       欧维七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在铁道上工作,是个沉默的老实人,很受周围爱戴,认识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值得交往的好人。

       这也影响到了欧维的一生,他从父亲身上学会了明辨是非,也继承了诚实这种品质。他决定尽可能做个和父亲一样的人,这样他就很满足了。

       但父亲与他相依为命的日子也止步于16岁的一次火车事故。

       在这之后他就从学校里辍学了,继承了父亲在铁道上的工作,父子俩一辈子都与火车结缘。

       在铁道上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欧维跳上了一列火车,遇见了索雅。如果说在欧维的世界里一切都非黑即白,那么索雅就是他的全部色彩。欧维一生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一定是他在那个早晨借了身便服坐在了索雅的身边,打了第一个招呼。

       索雅每天都坐这趟火车去上学,接下来的三个月,每天早晨欧维都会出现在她旁边。渐渐地两个人都期待起这种碰面,索雅向欧维发出了约会的邀请,还好木讷的欧维算是没有搞砸这场约会,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在索雅的建议下欧维开始了工程学位的函授课程,毕业后顺利在建筑公司找到了工作,在里干了三分之一个世纪。他们在郊外买了一栋新建成的联排别墅,并和索雅结了婚有了孩子。

    图片


    EDUCATION


    荐书段落贰
    索雅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欧维的人,她说,“爱一个人就像是搬进一座新房子,一开始你会爱上新的一切,陶醉于拥有它的每一个清晨,就好像害怕会有人突然冲进房门指出这是个错误,你根本不该住的这么好。但经年累月,房子的外墙开始陈旧,木板七翘八裂,你会因为它本该完美的不完美而渐渐地不再那么爱它。然后你渐渐谙熟所有的破绽和瑕疵。天冷的时候,如何避免钥匙卡在锁孔里;哪块地板踩上去的时候容易弯曲;怎样打开一扇橱门又恰好可以不让它嘎吱作响。这些都是会赋予你归属感的小秘密。”
    上面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幸福的奥义,还是生活的奥义。打动我的应该就是欧维和索雅相濡以沫的爱情。
    在怀孕期间他们去了西班牙旅行,坐长途大巴,索雅认为这很“浪漫”,好吧,欧维妥协了。接下来在西班牙的日子,是欧维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周。而糟糕的是,厄运接踵而至。
    在回程的路上大巴翻了车,索雅失去了孩子和双腿。天生乐观的索雅没有放弃,甚至鼓励欧维把悲愤化为力量,她说:“不管是生存还是死亡,欧维,我们都必须继续走下去。”
    欧维回到排屋的家中,改造了厨房,重修了所有门框,安装了坡道,以便坐轮椅的索雅回到家里可以生活得舒适。
    索雅后来在城里最名声狼藉的学校里入职成为老师,连校长都无奈承认这工作“不是教学,而是收容”。但无疑索雅是最棒的老师,没有瞧不起那些被警察送来上课的孩子,而是努力教导他们,让这些孩子连拼写都不会到会背诵莎士比亚的诗歌。索雅天生就是个好母亲,虽然死神夺走了她的孩子,但又给了她一千多个“孩子”。
    每个人都必须知道他在为什么奋斗。索雅为一切美好而奋斗,而欧维为了她而奋斗。
    最幸福时因车祸失去未出世的孩子,妻子双腿残疾却有幸苏醒,相伴近终生。欧维的一生,幸与不幸之间兜转回旋,最终形成一个平衡,成就一个凡人。

    图片

    索雅先一步离开了,因为癌症离世。代表着欧维对生活原本的信念几乎全部消失,他决定离开人间。

    欧维遇见索雅后生活有了色彩,在此后人生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但生活突然灰暗的一瞬间让人心痛。无常的旋律穿透人的意志与习惯,使他的坚强失去了土壤。而死亡是活着的人不可知的东西,生命与死亡之间有一道门。索雅在里面,而欧维依然在外面,他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一份“生”的孤独。

    做出这个决定的根本在于他偏执狂的个性。欧维的思维系统是如此运作的:一是一,二是二,规则秩序用来遵守和维护,不能被打破。他执拗地守着自己路上固有的那套价值观,从固执的少年变成暴躁的老人。不能忍受工作47年后被调换职位而失去工作,面对社区秩序的改变奋力维护,外界的动荡令他不能接受,但他活着一天,就要以一己之力去抗拒“不合理”。因而,“生无可恋”成了他的常态,造就了这个有些偏执狂的老人——欧维。

    一开始你很难对这位老人产生好感,他性情乖戾尖酸刻薄。大清早第一件事情就是巡逻小区:检查街道整洁、检查违规停车、查看垃圾是否分类,并且随时会对他认为不守规矩的人产生不满然后恶语相向,他坚守自己的原则,抱怨与他原则所对立的一切。

    但最打动人的地方,也正是来自于欧维的刻薄。随着故事发展,他的古板认真变的可爱起来,我们会发现,欧维才是那个最有责任感的人。欧维总是嘴里骂骂咧咧,但实际上,他的刻薄却始终与他的善良成正比。

    他无数次因为“无法忍受”而去帮助他认为“什么都不会干”的邻居们。脾气暴躁的他为了哄小朋友非常不情愿地装出熊的声音为她们讲故事,收留那只流浪猫,收留因出柜被赶出家门的小哥……欧维一边想尽各种办法离开这个世界,一边却又不断的给世界留下点什么,就好像这一切都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是力所能及的事,是顺便的事,是他在忙着离开人间的路上会忍不住想去做的一件又一件小事。


    图片



    EDUCATION


    荐书段落叁

    欧维的一生除了绝交了半辈子的鲁尼之外没有朋友,但是伊朗女邻居帕尔瓦娜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和鲁尼成为朋友乃至决裂,都是源自个性上的相似,而帕尔瓦娜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地闯入他的生活并改变他的生活,也源自一种与他妻子的相似性。

    生活不遂,不合意,不管怒目而视,操戈相向,这是忍气吞声,得过且过,都不见得有好结果,所以作者拿出了天使般的人设,她们对生活有着天生的热情,而又充满着温情,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也缓和了欧维坚硬的个性,而后他内心温暖的部分也得以示人。

    他带着他固有的执拗和短暂的温和,以与生活和解的方式,自然而然的走向死亡。因而,死,不是与生对抗性的存在,而是与“生”俱来,与“生”俱去。你不能选择死亡,而只能接受死亡。

    我一直怀有一种对年老的恐惧,在我身边,老人们都是怀着几分执拗的,虽然不似欧维那般极端,这种执拗是他们维护自己记忆、身份、价值乃至生命的方式,按说自然生老病死,本无需怜悯或悲哀,但对于逝去和衰老,真难做到波澜不惊,坦荡无惧。对于欧维,以及一些老人的执拗,我心怀敬意,这是他们的体面和尊严。正如欧维决定去死时,西装革履,一丝不苟。


    图片


    荐书段落四

    谁都不能独活,这是帕尔瓦娜说的。

    寂寞孤独常常会让人致郁,而身边不管是亲人、爱人还是朋友,都是必不可少的,死神虽然一个个夺走欧维身边至亲至爱之人,但那些可爱的邻居们却让他生命得以延续下去。

    清早起床,窗外白白的大雪让人觉得安稳,邻居帕尔瓦娜终于生下了从搬过来就藏在肚子里的孩子,欧维以前做的家具有了用处,他笨手笨脚的抱着那个小生命,满手都是阳光。




    一天帕尔瓦娜起床发现一向多事且勤劳的欧维门前依旧有积雪,跑向没关的门,发现欧维安静的躺在床上,身上是那只捡回来,已经吃胖的猫咪,特别平静。

    他最后沉沉的眠去,死神终于“眷顾”他了,而在生命的尽头,他好像睡了一大觉,醒来在火车上,还是先看到一双红色高跟鞋,然后是她灿烂的笑容……

    欧维死于“心真大”,死于疾病而不是自杀,带着爱而不是孤独,带着满足而不是愤怒。在故事最后,本已逝世的欧维如愿以偿去陪伴了自己的妻子。


    图片


    在改编的电影结局,欧维一觉醒来,是与妻子初次见面的火车厢,妻子伸出手指,而他默契地接住,像生前的千千万万次。人生,完美谢幕,而不辜负。

    大雪的早晨,收养的猫咪趴在欧维的身体之上;

    火车上,欧维抬起头,他的妻子,他的天使,初见重逢都如此。


    图片


    (文中图片选自同名电影截图,仅做知识分享使用)




    -END-



    图片


    编辑:咔咔

    作者:浮生

    初审:彭获金   夏慧  

    复审:李兴峰

    终审: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