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广德市图书馆官网!

新书推荐

    南竹书堂丨春风携春雨,万物萌新生(荐书)
    来源: 发布人:


    图片
    图片

    “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图片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古人认为春季在五行中属木,而水生木,所以立春之后就要有雨水的浇灌。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雨水丨节气三候

    雨水·初候,獭祭鱼

       雨水到,水獭见水中游鱼多多,急不可耐,于是先捕获一批之后放于岸上,随后慢慢享用。且其吃相与人们祭拜时动作相像,所以古人称其为“獭祭鱼”。

    雨水·二候,鸿雁北

       《月令》《汉书》作鸿雁北。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雁自彭蠡而北矣。”意思是说,此时大雁开始由南方越冬的栖息地鄱阳湖北飞,人们可以看到空中迁飞的大雁了。

    雨水·三候,草木萌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草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是为可耕之候。”意思是说,此时,一些发芽较早的植物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发嫩芽,农民也可以到田间进行春耕农事活动了。


    雨水丨节气养生

    春捂

    雨水期间,北方很多地区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忽寒忽暖、变化多端,所以才有了人们经常提到的“春捂”一说。雨水节气,地湿之气渐升,湿气里夹杂着春寒,北方的阴气未尽,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冰冷刺骨,但阴冷的寒凉还在。 此时,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易感风邪而生病,要慎重减衣,避免去湿气浓重的地方游玩。大家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

    注意养阳

    在雨水节气,冬天的寒冷过去以后,天气开始转暖,冬天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相应的就是人体肝气也开始生发。阳气开始浮动,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

    宜甜,忌酸忌辣忌油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如山药、藕、芋头、萝卜等。


    雨水丨好书荐读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地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一个“好”字,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及时雨的人。

       雨水节气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 唐诗水彩绘》

    图片

    内容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和绘画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两者既可以单独作为作品,又可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本书将唐诗与古风水彩画相结合,希望读者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本书不仅能教读者绘制完整的唐诗水彩画,更能让读者体会古人的诗情与画意。书中的案例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小景小物,到高山流水的大图,一步一步递进,既适合绘画初学者从头学起,也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阅读

    机构授权码:gdxtsg  



    编辑:博   看

    校对:彭获金

    审核:馆长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