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广德市图书馆官网!

新书推荐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来源:广德市图书馆 发布人: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英雄模范专题


    3.6(周一)

    赵尚志(1908—1942),热河朝阳(今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白山黑水建奇功,剑影刀光气若虹。首葬丘陵藏猛虎,躯投江海化蛟龙。身经百战心不改,体被双分目未瞑。题罢碑铭拍案起,生为豪士死英雄。”这是著名作家莫言为赵尚志所题的一首诗。赵尚志是威名远扬的著名抗日将领,是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民族英雄。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尚志”二字已成为英雄和光荣的代名词,深深刻在国人的心里。

    连环画《抗联司令赵尚志》由著名连环画家衣晓白领衔创作而成,全景式地再现了赵尚志的光辉人生历程。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7(周二)

    马本斋(1902—1944),原名马守清,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

    卢沟桥事变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马本斋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被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他任总队长。同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他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1937年—1944年,马本斋指挥所部回汉战士消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令敌人闻风丧胆,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因长期转战,马本斋积劳成疾,1944年2月7日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终年42岁。

    连环画《抗日英雄马本斋》由著名连环画家夏连雨领衔创作而成,讲述了马本斋的生平光辉事迹。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8(周三)

    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

    1924年12月,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回国后,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后改任独立团团长,并率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叶挺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野蛮扣押。叶挺不惧威逼利诱,表示“个人之操守至死不可变”,并作《囚歌》明志,要“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叶挺获释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

    连环画《叶挺》由我国著名画家潘晋拔和刘启端联袂创作而成,再现了叶挺的卓越风采。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9(周四)

    王若飞(1896—1946),出生于贵州安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6年4月,在由重庆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坠毁不幸遇难,时年50岁。

    王若飞少年时期即投身革命,曾先后赴日本、法国、苏联留学,是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在党的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曾领导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甚至面对生死考验,王若飞都对共产主义信仰坚若磐石。王若飞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成为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1931年6月,王若飞在包头不幸被捕,直至1937年4月,经党组织的积极营救才得以重获自由。被囚期间,王若飞从未动摇立场、丧失斗志。知名画家谌孝安创作的连环画《王若飞在狱中》便讲述了王若飞在监狱中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光辉事迹。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0(周五)

    刘胡兰(1932—1947),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全国抗战爆发后,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刘胡兰开始接触革命道理,后参加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年仅15岁。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听说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连环画《刘胡兰》由著名连环画家徐宏达和徐正平携手创作而成,再现了刘胡兰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1(周六)

    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在连队冲锋的关键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连环画《董存瑞》由现当代杰出工笔人物画家华三川创作而成,其创作的连环画作品曾多次荣获大奖。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2(周日)

    毛岸英(1922—1950),本名远仁,字岸英,湖南韶山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毛泽东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2019年9月25日,荣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年少时,毛岸英曾流浪街头,历尽艰辛,后被送至苏联学习,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6年,毛岸英抵达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论解放战争时期跟着中央土改工作团参加土地改革工作,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厂任党委副书记,毛岸英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群众打成一片。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成为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第六位亲人。

    连环画《革命烈士毛岸英》讲述了毛岸英的众多杰出事迹,再现了他的卓越风采。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连环画—

    请持续关注《红色故事绘》阅读平台!